其他
马小良游台湾,跟着黄声远在田野中央做建筑
黄声远和他的团队“田中央”一直坚持只做“离宜兰车程30分钟以内”的项目。除了2011年接下云门舞集在台北的项目,这群建筑师扎根在田野中央,一步也不挪窝。
接下来马小良将追随黄声远深耕在宜兰的建筑脚步,一探究竟:
第一站是马小良最喜欢的罗东文化工场。
这个工场是台湾近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公共建筑。大尺度的棚架之下不但有舞台,还保留了大片的空间成为居民的生活广场,成为了这个小镇平等的公共交流空间,展现了建筑的公共性和公民性。
整个建筑分为三个部分:文化工场(办公、商店、展览、图书室等)、天空艺廊(展览)和棚架下的广场。另外还配套有附属公园,并整合了旁边开放式的校园,成为了一个大空间,将社区连结得更加紧密。
这条天空艺廊从棚架下穿插出来,造型格外抢眼,在使用上与其他功能空间不会冲突。
棚架之下的其他建筑看起来没有秩序,但是想到前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,就会明白大概这就是黄声远的风格和特色。
可以遮雨的大棚架不但是对罗东林场工业记忆的回应。此外,罗东一向阴沉多雨,这里的居民确实需要一个可以避雨、自由伸展的公共空间。
立面上的树影与支撑大棚架的柱子,加上公园里真实的绿树,构成了有意思的画面。
这里也同样欢迎居民的加入,老少皆宜。
2012年12月,宜兰罗东文化工场获得第三届 “中国建筑传媒奖”最佳公民建筑奖。这也是这个备受两岸三地建筑业界重视的奖项,在连续提名三年后,第一次颁给黄声远和田中央。这一年,黄声远49岁。
从外观看这个生活学习馆是个奇奇怪怪的建筑,实际上它只是座造型与众不同的政府办公大楼,在2006年就获得了台湾建筑佳作奖。
就像田中央的设计想法,这里,是一个永远欢迎陌生人到访的空间。
不过这是个观光客特别集中且停留的地方,所以想拍照的朋友要挑冷门的时段过来哦。
走到桥的中段才是河,河两侧是开阔的草地。
第五站樱花陵园
一般人不会将樱花陵园作为一个景点,毕竟或多或少有些让人避讳的神性。它不但地处偏僻,而且抵达之前要经过“山路十八弯”的考验。
这座陵园前身是一座大型纳骨公园,黄声远所带领的田中央团队为其设计了入口桥、纳骨廊、服务中心等设施,并在场地营造了一系列景观,减少了纳骨园原本的肃杀感,成为一座更贴近自然的公园。
每一年礁溪都会举办一次马拉松比赛,樱花陵园的最高点也是一站。
到达入口后,看见了游客中心和入口的樱花桥,这里并不是最高点。
沿着蜿蜒的山脉舒展伸开的入口桥的确是一大特色,让人感觉这座桥是刨凿这座山体形成的,与自然更亲近。
越走越深,就仿佛被山体包围,更有一种肃穆之感。
偶尔见到墙壁上的“洞口”,连接的是一条条下行的楼梯,让人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座桥,也是在看这座山。
它的游客中心是一座半掩在山坡之下的地景建筑,穿过它便走到了这个蜿蜒而上的屋顶,用手拂过一旁看起来像草丛的翠绿铁杆会发出清新的击打旋律。
继续向上走才能看见成片的纳骨廊。
黄声远所设计的纳骨廊获得了2010年台湾建筑佳作奖,地景建筑的形式获得了评委的好评。也为住在这里的逝者守护了一片天然风景。
站在这片纳骨廊的最高点往下看,心情也会格外平静。
近观这一片纳骨廊,所有建筑材质共同营造的氛围都很契合这片宁静的氛围。
往下看就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地景,试想在樱花盛开的时候,到此缅怀的亲属们应该会感到些许安慰。
樱花陵园在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提名理由是:“以地景之观念处理公共陵墓园区之规划及设计,不仅对地貌环境保育有所贡献,在建筑空间上亦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景观及其对人及土地的关系,形成独特的地景美学。”
精选回顾